企業社會責任
推動永續發展執行情形及與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差異情形及原因
推動項目 |
執行情形(註1) 與摘要 |
與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差異情形及原因 |
一、公司是否建立推動永續發展之治理架構,且設置推動永續發展專(兼)職單位,並由董事會授權高階管理階層處理,及董事會督導情形? |
本公司在董事會下設有「永續發展委員會」,由總經理擔任主任委員,受董事會督導並授權,整合內部各功能組織。 下轄「公司治理」、「客戶關懷」、「綠色夥伴」、「環境永續」、「社會關懷」及「友善職場」六個工作組,由高階管理階層擔任功能組召集人,分別管理與客戶,供應商,政府,員工,股東及社會等利害關係人相關的各項議題。 本公司組織圖如連結 |
無顯著差異 |
二、公司是否依重大性原則,進行與公司營運相關之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議題之風險評估,並訂定相關風險管理政策或策略?(註2) |
本公司係遵循COSO ERM架構,從環境、社會、經濟( 含公司治理) 等三大面向,鑑別、掌握可能影響企業永續發展的相關風險,並透過風險降低、規避、轉移等相關管理策略與因應措施,將可能的風險降至最低。 本公司及所屬子公司風險管理政策係依照公司整體營運方針來定義各類風險,建立及早辨識、準確衡量、有效監督及嚴格控管之風險管理機制,在可承受之風險範圍內,預防可能的損失,依據內外環境變化,持續調整改善最佳風險管理實務,以保護員工、股東、合作夥伴與顧客的利益,增加公司價值,並達成公司資源配置之最佳化原則。 |
無顯著差異 |
三、環境議題 3-1 公司是否依其產業特性建立合適之環境管理制度? 3-2 公司是否致力於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及使用對環境負荷衝擊低之再生物料? 3-3 公司是否評估氣候變遷對企業現在及未來的潛在風險與機會,並採取相關之因應措施? 3-4 公司是否統計過去兩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用水量及廢棄物總重量,並制定溫室氣體減量、減少用水或其他廢棄物管理之政策? |
(3-1) 為因應國際趨勢與客戶要求,本公司集團事業單位逐步建置環境管理系統,並已取得ISO50001、ISO45001、ISO14001等國際規範之認證。 (3-2) 本公司善盡各項資源再利用,推行資源分類及回收,減少資源浪費。並在部份生產原料中已納入可再生/生物可分解性素材,有效降低產製過程中對環境的衝擊。 在能源使用上,依循ISO50001體系,持續提昇自身的能源使用效率,並與組織運作之策略和目標密切配合,也經由能源使用及成本的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減量,進而達到永續經營與環境友善的目標。 (3-3) 本公司針對氣候變遷進行業務盤點和風險辨識,並依分析結果建置風險管理策略計畫作為因應氣候變遷行動的核心,據以估算管理成本及財務衝擊。相關議題因應措施列示如連結 (3-4) 本公司厲行節能減碳政策,配合ISO14064之要求,制定內部溫室氣體減量,用水控制以及廢棄物管理。本公司過去年度排放以及用水統計資料如連結
|
無顯著差異 |
四、社會議題 4-1 公司是否依照相關法規及國際人權公約,制定相關之管理政策與程序? 4-2 公司是否訂定及實施合理員工福利措施(包括薪酬、休假及其他福利等),並將經營績效或成果適當反映於員工薪酬? 4-3 公司是否提供員工安全與健康之工作環境,並對員工定期實施安全與健康教育? 4-4 公司是否為員工建立有效之職涯能力發展培訓計畫? 4-5 針對產品與服務之顧客健康與安全、客戶隱私、行銷及標示等議題,公司是否遵循相關法規及國際準則,並制定相關保護消費者或客戶權益政策及申訴程序? 4-6 公司是否訂定供應商管理政策,要求供應商在環保、職業安全衛生或勞動人權等議題遵循相關規範,及其實施情形? |
(4-1) 本公司重視勞工與商業道德政策推動,均遵守相關勞動法規與國際相關勞動人權規範,以保障員工之合法權益,訂定「工作規則」,明確規定勞資雙方之權利義務;定期召開「勞資會議」,促使勞雇雙方同心協力;訂定「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辦法」,維護兩性工作平等及人格尊嚴。 (4-2) 本公司章程明定年度如有獲利,應提撥5%-10%為員工酬勞。另本公司訂有績效獎金與員工酬勞等獎酬制度,並有員工持股信託及員工認股權憑證等激勵方案,將公司經營利潤依照員工績效表現分享給同仁,讓同仁薪資與公司營運共同成長。 此外,本公司提供彈性上下班方案,鼓勵員工依據個人與職務需要自行調配工作時間,實現工作與生活平衡。 (4-3) 本公司每年舉辦進行防災演練、勞工安全衛生預防災害講習、急救訓練、工作安全講習等,並每年安排員工健康檢查。 (4-4) 本公司由各單位針對員工的專業及能力規劃與執行職涯培育發展計劃。 (4-5) 本公司依照適用的法規及國際準則,規範商業活動,誠信經營,並全面遵守有關限/禁用有害物質、衝突礦產等規定,並提供相關的資訊給公司客戶,及處理客戶反饋之異常。 (4-6) 本公司在新供應商認證時,會對供應商進行環境及社會影響之評鑑,評鑑的項目涉及:勞工權益、健康安全及環境影響等;定期進行供應商評鑑,產品製程符合環保規範,共同致力提供安全產品之社會責任;此外與主要供應商簽訂之契約已註明如供應商涉及違反企業社會責任政策,且對環境與社會有顯著影響時,得隨時終止或解除契約之條款。 |
無顯著差異 |
五、公司是否參考國際通用之報告書編製準則或指引,編製永續報告書等揭露公司非財務資訊之報告書?前揭報告書是否取得第三方驗證單位之確信或保證意見? |
本公司尚未編製永續報告書,惟公司已依據國際通用準則之架構推動永續發展各項工作,持續完成報告書所需事項。 |
尚未編製永續報告書 |
六、公司如依據「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定有本身之永續發展守則者,請敘明其運作與所定守則之差異情形: |
|
|
七、其他有助於瞭解推動永續發展執行情形之重要資訊: |
2021年動用經費如下列表示,總金額新台幣217,655元。統計資料如連結 |
|
註1:執行情形如勾選「是」,請具體說明所採行之重要政策、策略、措施及執行情形;執行情形如勾選「否」,請於「與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差異情形及原因」欄位解釋差異情形及原因,並說明未來採行相關政策、策略及措施之計畫。
註2:重大性原則係指有關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議題對公司投資人及其他利害關係人產生重大影響者。
註3:揭露方式請參閱臺灣證券交易所公司治理中心網站之最佳實務參考範例。